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在这场时代的浪潮中,如何高效利用AI工具、重新定义学习与成长、优化人际关系并探寻生命意义,已成为每个人需要正视的重要课题。借助万维钢老师的"AI时代生成策略10条"和大神沃尔夫勒姆的《这就是ChatGPT》中的洞见,我们可以结合新工具,拓展认知边界,创造独特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逐步解析如何在AI驱动的时代中找到方向,开拓智慧与未来的全新可能性。
关于AI:代己之工,探边而行
- 代己为试:先以AI代替自己,尽量将工作交给AI,测试其能力。凡事皆试,用尽其能,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
- 借力而为:学会用工具行事。过去倚重逻辑与数学,如今需掌握计算思维,立足新范式,以行大事。
行动指南:
- 具体目标:选出工作中最耗时的三项重复性任务,尝试用AI工具完成这些任务,并记录结果。
- 衡量标准:用AI完成后,节省时间超过30%,或输出质量达到要求即可。
- 时限要求:在未来两周内完成测试,并选择一个AI工具作为长期辅助。
关于读书:择贤之言,学整于道
- 随一线而学:读书应选择行业顶尖从业者的作品,只有他们才能提供实际经验。
- 重整合,轻细节:如今,详尽的学习已非必要。学者应注重整体,忽略细节,去繁归简。
行动指南:
- 具体目标:挑选一本当前行业顶尖从业者的新书或近期出版的前沿书籍进行阅读。
- 衡量标准:在阅读过程中提炼3条对职业发展或思维模式有启发的核心观点,并将这些观点写入笔记或分享。
- 时限要求:每月阅读1本新书,并在1周内完成核心观点的整理。
关于成长:持恒以造,挖掘新机
- 通过创造成长:设定一个“秘密项目”,通过实践提升自己。唯有持续创造,才能持续成长。
- 探索新机会:最高效的成长之道,是探索新的可能性,定义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事。
行动指南:
- 具体目标:选定一个感兴趣但从未尝试的技能或项目(如编程、写作、摄影等),将其定义为“秘密项目”。
- 衡量标准:每天投入30分钟,至少坚持30天,完成一个可以展示成果的作品(如一篇文章、一张照片集或一个小程序)。
- 时限要求:从本周开始,30天内完成项目并发布成果(可在朋友圈或社区分享)。
关于教育:启主人翁,问善之问
- 教育的三个层次:上策,塑造主人翁;中策,锻炼玩家;下策,仅培养工具。
- 从回答到提问:教育应从“回答”转向“提问”。提问是思考的核心,确定值得提问的问题,是智慧的根本。
行动指南:
- 具体目标:在工作或生活中,尝试提出3个深度问题,而不是直接回答已有问题。例如,“为什么选择这个策略?”、“我们有没有更简单的方式完成?”
- 衡量标准:通过提问引导对方或团队发现一个新的解决思路或改善点。
- 时限要求:每周进行一次提问总结,记录提问效果,持续1个月,逐步提升提问能力。
关于关系:迎人以暖,立己为远
- 以诚待人:欲得人心,先以诚待人。欢迎他人,既速成友,亦结善缘。
- 建立个人价值:欲得长远之力,当思考独特价值。通过独特能力脱颖而出,方可屹立不败。
行动指南:
- 具体目标:每天主动联系一位老朋友或同事,与他们分享近况,并表达关心;每月至少结识一位新朋友,通过交流发现彼此的价值共鸣点。
- 衡量标准:在三个月内,扩大交际圈并与至少5人建立深度连接。
- 时限要求:每周回顾交流情况,持续3个月。
关于意义:生敬畏心,融于大我
- 敬畏是成长的关键:在天地中寻找敬畏,在历史中看到自己的渺小,在自然中学会谦逊。唯有敬畏,才能理解“大我”。
- 融入更大的目标:人心无所归,往往感到无意义。将个人行动融入更大的目标,即是意义的来源。
行动指南:
- 具体目标:参与一项公益活动或社会项目,例如助学计划、环保行动等,将个人精力贡献于更大的意义之中。
- 衡量标准:至少完成一次具体行动,如捐赠、志愿者服务等,并记录自己的感悟。
- 时限要求:每季度至少参与一次公益活动。
关于社交:破茧而出,善用好奇
- 突破社交局限:打破封闭需要两种方法:一是强化学习,二是利用好奇心。好奇心不仅是趣味,更是重要的策略。
行动指南:
- 具体目标:每周主动接触一个与你背景不同的人,了解其职业、兴趣或生活方式,并思考他们的思维与行为对你的启发。
- 衡量标准:每次社交后记录至少一个新观点或收获,并尝试将其融入自己的思考方式中。
- 时限要求:3个月内完成至少12次不同背景的社交接触。
关于学习:择良师,广其道
- 选择优秀导师:跟随学识前沿、视野跨学科、具备广泛视野的人,才能提升认知,见远识广。
- 拓宽思维,明确方向:知识的广度是基础,思维的清晰是方向,二者结合,才能登高望远。
行动指南:
- 具体目标:选定一位在你所在领域的顶尖专家(如通过书籍、课程或演讲),跟随其学习一个特定主题。
- 衡量标准:通过学习完成一份总结性笔记或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成果。
- 时限要求:1个月内完成对该主题的学习,并在实践中应用。
关于判断:以文史养心,平偏见之尘
- 通过文史提升思维:仍需文史以训练思维。文史如光,帮助消除偏见;如镜,帮助我们看清自己。
行动指南:
- 具体目标:阅读一本经典文史书籍(如《史记》或《资治通鉴》),从中提炼出3条对当前问题的启发性思路。
- 衡量标准:用这些思路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观察效果。
- 时限要求:1个月内完成阅读并输出总结。
关于求知:待未知而开,拥好奇而遇
- 好奇心是探索的钥匙:世界上有许多未知的知识,你可能不知道自己会感兴趣,但一旦遇到,便难以割舍。允许自己打开胸怀,迎接新知识的到来,丰富人生体验。
行动指南:
- 具体目标:每月参加一个新主题的讲座、课程或线上分享(例如历史、科技、艺术等),扩大视野。
- 衡量标准:从每次参与中记录至少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知识点或灵感。
- 时限要求:3个月内尝试3个完全不同领域的新内容。
结语:坚持简单,持之以恒
坚持简单,持之以恒;心有定,恒久弥坚。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开阔视野,领悟人生。
Ref
- 万维钢:AI时代生成策略10条
- 斯蒂芬·沃尔夫勒姆(Stephen Wolfram):《这就是ChatGPT》